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非党干部要坚守信仰

稿件来源:中共湘乡市委统战部 发布时间:2010-08-31 08:30:00 阅读:

 

 

    前些日子去了趟西藏,在西藏,有一道独特的风景,深深地震憾着我的心灵,那就是随处可见的朝圣者。他们五体投地、匍匐前行的身影像烙印一样刻在了我的脑海里。为了实现来世的一个愿望,藏民们可以用3到5年,甚至是10年、一生的精力三步一拜地经过沙漠、雪地、草原、山峰、湖泊……用自己的身躯丈量朝圣之路,历尽千辛万苦,即使死在朝圣途中也不放弃,也要请求同伴去完成自己的心愿。在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今天,这种深入骨髓的虔诚让我想到了两个字:“信仰”。
何谓信仰?信仰就是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的选择和持有。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极度相信和尊敬并拿来作为自己的榜样或指南。信仰是一种精神的纽带,是一个组织或阶层,一个社会或国家的成员团结奋进的精神基础和精神动力。它包含着信仰者对未来美好理想的追求。没有信仰的人,会失去把握自身命运的力量,其发展的可能性会大大减低。有信仰的人,会为自己的信仰调动自身的一切力量,集中到既定的目标上,其知识、能力、内心世界都会得到充实和提高,从而推动个人及社会的发展。

信仰是每个人都有的,只是因为所处的环境不尽相同,所以,人与人的信仰是不尽相同的。如果你幼小熏陶于伊斯兰教的教化中,那么你信仰的是真主;如果你身处于金钱铜臭的染缸之中,那么,金钱就是你的上帝。再进一步升华,在我们社会主义的和谐大家庭,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思想,坚持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斗志,坚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我们的信仰又该是什么呢?特别是我们非党干部又该怎样为自己的信仰定位呢?
我们都愿意把祖国比作母亲,那是因为,祖国在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目中是崇高伟大,神圣不可侵犯的。而信仰的最高境界就是超越小我融入到祖国这个至高无上的大信念中。为了维护祖国母亲的尊荣,中华史册上留下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有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魄,有过“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共产主义气节,新时期更有成千上亿的中华儿女众志成城与自然灾害拼死抗衡。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舍生取义呢?那就是信仰,是“祖国母亲”这个坚不可摧的精神支柱铸就了我们的民族之魂。信仰是一盏灯,一个人的光芒毕竟还很微弱,只有把我们每一个人星星点点的光亮凝聚起来,才能汇聚成光芒万丈的民族之光。这时候,信仰带给我们的将是一个崭新辉煌的世界。
在当今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也是我们的信仰所在。它揭示了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动力,体现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要求,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核心利益和共同愿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运动的规律,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安民固邦的经验教训给我们的深刻启示。而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终体现在党和国家对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心和爱护上。由此可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和道德基础的需要。共同的思想基础,即共同的信仰是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江泽民同志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这里强调的是共同的信仰。胡锦涛同志多次指出:要增强“民族精神”,巩固“精神支柱”、形成“共同理想信念”。这里强调的还是一个共同的信仰。
信仰是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盏航标灯,它能够赋予我们短暂的人生以永恒的意义。这种精神可以说是人生价值的追求,人生价值的实现决不能离开社会的进步与文明发展的要求,也就是说,人生价值的实现是建立在信仰支柱的基础之上的。作为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一份子,作为党培养起来的非党干部,我们同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者,同样肩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任。在沐浴着党和国家的温暖的同时,我们也要把内心的感恩上升到一种坚定的信念和行动予以回报。这就要求我们要有昂扬的斗志,崇高的信仰,坚定不移地跟党走,满腔热情地为党工作。
当然,建设核心价值体系绝非一日之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赢得亿万群众的支持和参与,需要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要把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伴随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战略任务,脚踏实地加以推进。要把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千秋万代的基业工程、灵魂工程,建立经常化、长效化的工作机制,保持连续性、稳定性,保证这项意识形态领域的基本建设能够一代一代地抓下去。这就要求我们的信仰也要像灯塔一样毫不动摇地矗立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得起时空的任何考验。
那么,作为一个非党干部,如何才能做到坚守信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优势,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建设这个大局之中,同时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社会价值呢?笔者认为,必须以实力作基础,以人格作保障,以思想作动力,将三者统一于追求和奋斗的过程中,必将大有作为。
    以实力作基础。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要不懈努力拼搏,做生活的强者。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没有付出,也就无所谓回报。只有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专注于所做的事情,才能有收获。同时,还必须具备坚韧的毅力与恒心。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继承并发扬之;要留意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借鉴改造,为我所用。同时,学会从别人身上发现自己的不足,反省自身,弥补缺陷。另外,找准自己的兴趣点,进而挖掘潜能,并把它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为实现自我价值增添资本。
以人格作保障。就是要千方百计地培养优良品质,充分展现人格魅力。健康人格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后天教育和自我努力才能形成,所以这就需要我们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努力,逐步使自己拥有健康的人格。正直和诚实是人性中最闪耀的光环,也是人格魅力中最突出、最集中、最重要的特征。所以,必须同时具备这两方面的品质。宽容与友爱是正直的延伸,原则不能丢,但适当的让步也是不可或缺的。善于处理好身边的人际关系。要学会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要与人为善。人是社会的人,身在社会中就要和人打交道,如果不知道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和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不利于自己的成功的。
以思想作动力。就是要自主思考,并有自己独到的思想观念。作为当代人,应当具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多思索自己所承当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而不能只讲个人索取,忽视对社会应作的贡献。有人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试问:如果每个人都只为自己着想,那么,你又如何从别人那里获得帮助呢?要想拥有深邃的思想,还得多读书,勤思考。多读书,多学知识其实就是给大脑补充能量,就会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不为所乱,站得更高更稳。思考所学知识,进行资源整合,才能从中得到新的启示与感悟。同时,多读生活这本大书,留心生活,善于发现,从中捕捉有效信息,可以从中引发灵感,获得意外的惊喜。要有快乐的生活态度,知足常乐。在为人处事方面,能进则进,不能进,退一步也是海阔天空的。
崇高的信仰,来自于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坚信,在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春天,中华儿女特别是我们党外的各界同胞,一定会紧紧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服从党的领导,为早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随时准备奉献自己的一切乃至最宝贵的生命。(作者为湘乡市党外干部、市文联主席  何红玲)

 


(责任编辑:中共湘乡市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