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凝聚众人智慧 力推佛教慈善

稿件来源: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发布时间:2011-10-27 08:02:00 阅读:

    佛教的核心就是智慧和慈悲,我国佛教界的慈善实践由来已久,其话题也常谈常新。在10月18日至24日上海玉佛寺举办的第十届觉群文化周上,以“佛教慈善与社会服务”为主题的研讨会成为“重头戏”。来自教界、学界的高僧大德、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佛教慈善的内涵、如何提升佛教慈善的社会公信力、社会转型期佛教慈善的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推动佛教慈善事业在新时期的发展,达到与社会和谐共处,将佛教的智慧和慈悲广传人间。

  佛教慈善包括物质和精神等多方面的内涵

  一般而言,狭义的慈善就是指物质救助,这也是慈善最基本、最直接的形式。佛教慈善亦是如此。然而,在此次研讨会上,与会高僧、专家学者更多提到的是“精神慈善”这一概念。

  “佛教慈善包括物质和精神等多方面的内涵,就当代社会慈善层面来说,如有钱的捐款,有专业特长的分别提供医疗服务、学校建设、心理抚慰、灾区援建等,都是佛教提倡的慈心善举。”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方立天如是说。

  中国佛协副会长、上海玉佛寺方丈觉醒法师在总结上海玉佛寺慈善实践的基础上表示:“佛教慈善以其无私的济世思想引导和调节人们的道德行为,对每个不幸者给予必要的关怀和帮助,这种关怀和帮助不仅仅体现在物质上,更体现在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鼓励上。”觉醒法师认为,在佛教慈善事业中,精神慈善占据的比重更大。因为佛教重视对人们心灵境界的提升,注重增强人们对于自身境遇的心理缓释能力。佛教希望通过自己的慈善举措,帮助困难者脱离心灵上的煎熬、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因此,从佛教的角度说,精神慈善是重于物质慈善的一个选项。

  “广义的佛教慈善应当包含精神文化层面,这与佛教的教义主张相对应。佛教慈善是‘拔苦与乐’慈悲精神的体现。当代中国社会充满了不安和焦虑,对物质利益和享受的追求,成为最普遍的现象。因此,佛教慈善事业首先应在精神文化领域有所积极作为。佛教应在化世导俗、安顿心灵,帮助人们克服物质主义、享乐主义的侵蚀等方面发挥自己的优良传统,引导人们过合理、健康的生活。同时还要梳理和阐发佛教的伦理思想资源,为当代社会道德重建提供启发和借鉴。”中国药科大学社会科学部讲师张有才在作主题发言时如是认为。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李向平在谈及佛教慈善的内涵时,提出了一个新概念:社会重建。他认为,佛教慈善不能局限于精神和心灵的安慰,或者是局限于一些财物的捐助。“我希望能够把各种帮助行动与社会的重建整合起来,这种社会重建整合了物质和精神慈善等内容,同时致力于建构一种社会组织间或个人间的直接交往,致力于宗教与中国社会以及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相互理解,进而建构一种彼此认同、信仰互动的社会重建机制。”

  慈善“事故”引发对佛教慈善“社会公信力”的思考

  今年以来,我国社会慈善事业“事故”不断,中国红十字会、中国慈善基金会、宋庆龄基金会、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等具有“官方背景”的国家级慈善团体均被卷入其中,激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讨论,讨论的焦点就是慈善机构的“社会公信力”问题。这一焦点话题也同样引发了专家学者在此次研讨会上对佛教慈善“社会公信力”的思考。

  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黄夏年认为,佛教的慈善事业在当代中国一直走着正常的道路,佛教界的慈善活动基本上没有负面影响。但要看到,自从“郭美美”等事件发生后,中国的慈善事业及其影响力已经受到了严重伤害,重新振兴中国慈善事业是摆在整个中国社会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

  “慈善是一种公益的活动,是为他人付出的事业。慈善资金的来源可以有多种渠道,但是不管来源于何种渠道,资金一定要透明。同时,慈善要做到公平,缺少了公平的慈善是对慈善的一种亵渎。如果慈善成为某些人招财进宝的方式,那就是慈善的悲哀了。”黄夏年说。

  上海社科院宗教研究所佛教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元春表示,目前,相对来说,我国台湾、香港等地的佛教慈善活动比较成功,也富有成效,值得大陆佛教慈善团体借鉴和学习。具体来讲,台湾证严法师所创办和领导的慈济基金会,在慈善资金管理上有特别值得推广的措施,可以成为大陆佛教慈善提升社会公信力的榜样:如善款善事公开,善款专项专用,产权与管理分离等。“这些措施有利于为善款建立起安全的使用通道,增强信众对善款发挥作用的信心。”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张庆熊则通过与基督教慈善进行比较的方式来谈佛教的慈善和社会服务。他说,基督教对慈善经费的管理和监督较为严格,佛教应学习这一点。“捐助机构有必要要求受惠单位汇报经费的使用情况,知道每一笔钱的去向和评估产生的效益。既然这些钱是捐来的,募捐者就要承担起对如何使用这些钱的监管的责任。这些钱用得透明,捐助者就安心,人民就满意,慈善事业就会蓬勃发展。”

  促进生态环保建设,是佛教服务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此次研讨会上,诸多与会人员还有一个共识,进入21世纪以来,得益于党和政府的鼓励和引导,佛教慈善事业已进入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在救灾、济困、扶贫、助学、养老等方面做出了很大成绩。但是,面对社会转型期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佛教慈善还应不断开拓新空间、新领域,参与更前沿的社会服务。

  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杨曾文建议,在举国人民正在为落实“十二五”规划努力奋斗之际,佛教界应旗帜鲜明地将宣传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今后发展佛教服务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促使广大民众增强危机意识,自觉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的观念。“佛教对此具有自己的优势,可将理论及方法融入日常生活、修行、讲经说法和法事活动之中。”

  闽南佛学院的启明法师亦在发言中提出,台湾慈济基金会1990年就开启了环保行动,践行“变废为宝,变宝为爱”的理念。

  山东省生态文化与循环经济软科学研究基地、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陈红兵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佛教与生态环保的研究,他认为,佛教慈善向生态环保的拓展是当前佛教慈善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佛教慈善实践对生态环保的关注目前主要集中于生态环保意识和生态生活方式的宣传方面,其进一步的拓展应结合现实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开展生态环保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项目。

 


(责任编辑:中共湘乡市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