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上善若水在清华

稿件来源:市文联 发布时间:2010-11-25 10:10:00 阅读:

    ——赴清华大学学习有感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当我坐在清华大学软件学院跟随班主任马老师高声朗读老子的《道德经》时,“上善若水”这四个字便深深地烙在了我的脑海中。
     作为清华学府中一名匆匆的过客,让我遗憾的事情很多,因为,在这座神圣的殿堂里,我想要学的,想要看的,想要感悟的东西实在太多。而时间又是如此的短暂,那感觉只能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尽管留有遗憾,但也有一些意外的收获。当我实实在在地体味到清华园中的那种“上善若水”的境界时,心灵也随之接受了一次洗礼。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清华人把老子的《道德经》作为晨读的篇首,可见“上善若水”是清华人文精神的精髓所在。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这是每一位清华学子所必须遵守的准则。故清华校歌中也有:“服膺守善心无违,海能卑下众水归”的歌词。清华人一直在教导他们的学子:做最善良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的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
    这就是清华大学独到的教学方法,在教育学生知识之前,先教育学生做人。而且,要做最好的人,最完美的人。更难得的是,他们把这些做人的准则在一日之晨日复一日带领学生朗诵,让这种思想浸入到每个学生的骨髓,时时刻刻提醒学生不迷失人生的方向。这就是我所感悟到的中国最高学府的教学理念。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清华大学是中国教育界的一座丰碑。而支撑起这座丰碑的则是成千上万“上善若水”的清华精英。他们中不仅有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等光耀西山。在自然科学方面,更是群星璀璨, 竺可桢、高士其、姜立夫、段学复、张子高、杨石先、叶企荪、周培源、钱三强、王淦昌、邓稼先、梁思成、杨廷宝、钱伟长、吴仲华、周光召、林宗棠、熊庆来、华罗庚、茅以升、吴有训、钱学森、张光斗、杨振宁、李政道、林家翘等等科学家薪火传承。当然,清华也培养了胡锦涛,朱镕基,吴邦国等一大批治国安邦的栋梁之才。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接受过清华园“上善若水”的教育,所以,他们都有着不争的美德。
    清华园中最不能让人忘怀的地方是水木清华,“水木清华”出于晋朝谢混诗:“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而水木清华的主体景观是工字厅后面的一个荷塘,这里山林环拢着一泓碧水,山水之间掩映着两座典雅的古亭。我想,大凡读过书的中国人,没有几个不知道这个地方,这要感谢朱自清先生和他的《荷塘月色》,这篇中国文学史上精美的散文,留给我们的是宁静淡雅、美妙温馨的回忆。朱自清先生是个有骨气的中国文人,毛主席曾赞扬过他 “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1978年清华大学纪念朱自清先生逝世30周年,把近春园荷花池边的古亭改名为“自清亭”,并于水木清华荷塘北侧树立朱自清的汉白玉塑像。
    虽然已是深秋,我们只能看到池边残荷的萧条,但,杨柳依依,池水清澈,荷塘依然能带给我们无尽的回味。于是又记起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的描述:“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想来,朱自清先生是喜欢流水的,这个有着水一样品性的中国文人不仅是这个园地里真正的守卫者,他更是清华精神的一种写照。
    在清华学习的时间是短暂的,短暂的几天里,我们不可能系统地学到我们想要学的知识,但,能够聆听到最高水平的讲座,近距离和大师级的教授对话,未尝不是一件很幸福的事,重要的是,我们把“上善若水”的人文精神带回到了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时时警醒自己,做一个像水一样纯洁高尚的人,这是最大的收获。


(责任编辑:中共湘乡市委统战部)